[sort:name]
[sort:subname] {/pboot:sort}2021年國內汽車市場競爭尤為激烈,行業淘汰賽已出現明顯跡象。業內人士表示:「研發投入作為衡量車企核心競爭力關鍵指標,不僅是汽車企業硬實力的體現,更是直接影響企業在未來的賽道中搶占有利位置。」
下面根據媒體機構整理出來的數據,來盤點下各大車企的研發投入情況。排在車企研發投入排行榜第十四名的是東風汽車,去年研發投入約3.87億,占營收的2.8%。
理想汽車排在榜單第十三名,年研發投入約10.99億,研發費用占營收的11.60%。理想汽車搭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直營銷售和服務系統,比傳統汽車廠家高度依賴第三方的方式更為高效。一款車型打天下,是理想汽車最初堅持的策略。在前期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將資源集中投入到一款產品中,理想目前可以說是「初戰告捷」。
榜單第十二名是北汽藍谷,研發投入約15.82億。在全球有六大研發中心,涵蓋電驅動總成系統、互聯網和智能化、增程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、輕量化多材料整車以及高性能運動車型的設計和研發等多個領域;排在第十一名的是江鈴汽車,研發投入達到16.65億。
排在第十名的是小鵬汽車,年研發投入達17.25億,研發費用占營收的29.50%。據悉,小鵬汽車員工3600余人,研發相關人員占比43%。核心團隊來自奔馳、廣汽、華為、小米等不同行業的標桿企業;榜單第九名是江淮汽車,研發投入約18.1億。
蔚來汽車排在榜單第八名,年研發投入約24.87億。對於蔚來來說,去年是其快速搶占市場份額及高速發展的一年,全年及第四季度汽車交付量均實現了增長。在蔚來創始人李斌看來,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基石;排在第七名的是北京汽車,研發投入約26.02億。
長安汽車排在榜單第六位,研發投入約41.42億。全球有14個生產基地,33個整車、發動機及變速器工廠,公司工程技術人員有1萬余人;吉利汽車排在榜單第五,年研發投入達到48億。吉利汽車持有14000多項專利,在全球擁有五大研發中心和五大造型設計中心。
廣汽集團排在第四名,年研發投入約51.25億,研發費用占營收的8.10%。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在建成時已直接達到3級水平,部分達到4級水平,計劃在2025年前達到5級水平;榜單第三名是長城汽車,年研發投入達到51.50億。
榜單第二名是比亞迪,年研發投入達到85.56億元。在國內,比亞迪擁有長沙,西安等多個生產基地。汽車業務作為比亞迪最大營收板塊,該業務在去年推動著公司營收實現大幅增長。與此同時,比亞迪在電子、芯片、電池等領域的技術領先也將鞏固並強化其在整車板塊的實力。
上市車企研發投入排行榜第一名是上汽集團,年研發投入達到149.67億元。上汽主要業務包括整車(含乘用車、商用車)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正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、互聯網汽車的商業化,並開展智能駕駛等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探索。在倫敦、矽谷、特拉維夫設立創新研發中心,建立了泰國、印尼、印度整車基地和95個海外零部件基地。去年售出560萬輛汽車,連著15年銷量國內第一。